Umfang 170 seiten
Über das Buch
内容简介:
全书共十五章。第一、二章主要介绍叙实性研究的理论问题。第三至五章分别回顾叙实动词、反叙实动词和非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。第六章梳理名词叙实性相关研究。第七至十三章主要介绍关于反事实表达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,主要包括反事实表达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、反事实推理的逻辑机制和语用特点、愿望表达与反事实思维、法庭论辩中的反事实表达等。第十四章聚焦叙实性与事实性的语言推理机制。第十五章展望叙实性与事实性研究的未来发展。
作者简介:
李新良,安徽人,2014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博士学位,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。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学、语义学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、《中国语文》、《世界汉语教学》、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出版专著《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研究》;成果在学界反响良好,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《复印报刊资料》全文转载;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。
袁毓林,1962年生,1990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。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,现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座教授。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,特别是句法学、语义学、语用学、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。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、《中国语文》、《当代语言学》和《中文信息学报》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,出版《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》等10余部著作。多次获得教育部"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"。
鞠晨,湖南人,北京大学中文系2019级博士生。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、语义、语用学。在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《世界汉语教学》《当代修辞学》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,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《语言文字学》全文转载。
崔玉珍,香港城市大学语言学博士,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法律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、语言证据研究中心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推荐专家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中心项目专家、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专家。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研究、语篇研究、语用学研究及话语分析。